现实中,四世同堂、子孙绕膝、举家团聚的传统“大家庭”生活,越来越渐行渐远在我们的记忆中,独生子女、核心家庭带来家庭模式的改变,移民、移居带动的“移家”运动,随着社会转型的多元选择而风起云涌,亲情饱满的“大家庭”在嬗变、在分化、在游离……
当我们远离家人,拼于成功与财富的追逐,以为不再那么需要来自家庭与亲情的慰藉,于是,从什么时候起,家成为了一个空壳,一个怀旧的概念:空巢老人越来越多,自家兄弟姐妹难得一见,常回家看看只是歌词里的愿望……
“家人都去哪儿了”,亲情像断了线的风筝?
高速发达的交通和“想聊就聊”的微信、“想见就见”的视频电话等互联网的馈赠,给了我们重归大家庭,重塑家族圈的机会,空间的千山万水在互联互通中融化,时间的金贵抵不住金手指的“一点通”。新时代的大家庭跨越了时空,超越了传统家庭格局,或许你家没有四世同堂的血脉人气,但一个个小家庭的汇聚,家族血缘纽带聚拢的“大家庭”,同样是积蓄幸福的能量场和“靠近我,温暖你”的慰藉港湾,在真实或虚拟的空间里,人们悉心创造微时代的新型“大家庭”,千姿百态。不一定同居一个地域一个屋檐下,但精神上依托,生活中依靠,成为新型“大家庭”的理想模式,重聚人气的“大家庭”中,孝老爱亲,互敬互爱,心心相连,重现传统中欢乐的大家庭时光。
微信圈“游家大宅”的大家风范
文/李霞
自从有了微信,分散的家人们好像一下子藉此跨越了时空,在微信圈过起了热火朝天的“大家庭”生活:各路家人的活动直播、各种亲情祝福的实时传递、各种年龄养生秘籍的分享、孩子们的生日秀……“游家大宅”微信群内好生热闹,群外看得津津有味,其中最开心的当数游家老太。
永远的女主人
游家老太是我们对奶奶的尊称,九十多岁,耳聪目明,思维清晰,说得一口纯正的普通话,深受我们一家晚辈的爱戴和喜欢。奶奶生了七个儿子仨闺女,儿孙满堂。自从爷爷去世,我的公公婆婆就与奶奶一同生活了二十多年,直到2008年,公公婆婆来广州帮我们照顾小孩,七兄弟就开始轮流回家照顾大家庭的女主人——游家老太。
印象中,每次吃饭前,奶奶面前都有杯米酒和一碗夹好的菜,等到奶奶启筷了,大家才动筷。每年春节是一家人最齐最热闹的时候,没有特殊情况,七兄弟的家眷们都会回到老家,陪奶奶过春节。唯有两次是接奶奶外出过年,分别是五叔和七叔搬新家,而那时,我们各家人也会跟着去叔叔家过年,团聚的喜庆是最强吸引力的。
我记得嫁进游家第一次回家过年,就感受到了大家庭不同凡响的温暖。从大年三十的中午开始,每家就轮流祭拜祖宗,厨房里以我婆婆为首的妯娌们忙碌年饭。吃年饭时,大大的客厅里摆了三张大的圆桌,菜饭都是一盆一盆的端,场面不亚于酒店。在给娘家人电话拜年时,我很激动地说了婆家过年的盛况,我外婆直羡慕游老太太好有福气。一年一度的大家庭团聚盛会都有家人统一安排,每个房间都提前打扫,棉被、电热毯、保暖鞋全部备好。等到大家离去,再统一洗晒收拾。齐心协力,其乐融融,是我对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感受。
老太太腿脚灵便的时候,去过每个子女成家工作的地方。如今她年纪大了,无法再各地走动去看看晚辈们的生活工作状况,又因数年前装了心脏起搏器,一直不敢用移动电话。于是,当“游家大宅”微信圈建好后,奶奶不顾年迈,也顽强地学会了简单地使用微信,为的就是能足不出户看到和了解到远在异地他乡的孩孙们的情况,孩孙们知道微信的那一端,一定有老太那双急切的目光在等阅,也纷纷踊跃上传,奶奶常常一边看着手机,一边开怀畅笑,而外地的我们也会因为随时看到奶奶开心而放心。
2014年9月,奶奶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,身边的亲人除了轮流照顾,还不断地在群内告知治疗情况,远在美国求学的最小孙女也时常传来对奶奶病情的关心与牵挂,一时间,浓浓亲情在虚拟的空间里弥漫,那是触摸得到的有真实温度的温暖和幸福。
虚拟世界里一样狂欢
每年的几个节庆假期,是群里最热闹的时刻,大家都把自己的活动即时上传,晒各种美食美景美事。2014年的春节,老家年夜饭在群里做了直播,奶奶的祝福,晚辈的敬酒,孩子们欢天喜地燃放烟花……让外地未能回来团圆的家人们倍感亲切,而他们也隔空上传了给奶奶的拜年祝福和各地过年的场景。大年三十那天正好是五叔生日,我的女儿和哥哥们一起为五爷送去现场的生日祝福,孩子们稚声稚气的话语传过去,让微信那端的五爷听得十分开心。而中秋节那天晚上,群里家人则发送各地赏月的照片,不同角度的月亮拍摄非常漂亮,微信圈丰富多彩,各自精彩。
群中最活跃的是四叔,经常转发家乡新闻和养生教子秘籍。最潮的当数北京的大姑,爷爷的亲侄女,八十多岁了,多年的新华社记者生涯让她热爱新生事物。在儿子帮助下入圈。一下子熟识了几十号家庭成员,从头像开始,谁家的孩子、什么名字、在哪工作,弄得门儿清,真令我们年轻晚辈佩服有加。
想起当年每一次聚会,奶奶都会在大宅门前迎候一家家孩子的归来,再眼泪汪汪地目送一家家的离开,总一遍遍地说:“电影又开始谢幕了。”而现在,不用轻易话离别,时空不能阻碍我们随时随地亲情的维系,“家”的魅力就这样无边无际地散发,时时刻刻地凝聚……
虚拟的空间传递真实的温度
从昔日“见字如面”的书信,到如今“想见就见”的视频电话,亲情的实现越来越便利,让天南海北的亲朋能跨越时空互通有无。当我们因工作无法陪伴父母和亲人时,那就借助高科技来传递你的关怀与温情,让微信圈也成为血脉的温暖磁场。
老少八口自驾游,“大家庭”浓情在路上
口述/李强 整理/安琪
我一直忘不了那天的情形。2003年元旦,妈妈做了膝关节手术,同病房的人大多被家人接回家过节了,我走进病房时,正看到妈妈孤零零躺在病床上,看着天花板流泪。那一刻,心像刀绞似的特别难受。也就在那一刻,我下定决心,如果妈妈还能站起来,一定多花时间陪伴她。
集体出游,重温大家庭的温暖
我家兄弟两个,我跟弟弟成人后各自成家,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而疏于对父母的照顾, 只有父母两人相依相伴,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孤独。直到那天目睹了妈妈流泪才明白,父母真的老了,像当年我们需要他们,是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了。于是,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弟弟做了沟通,弟弟很响应,说:“哥,想想当年在父母膝下承欢的日子多欢乐,我们能不能重温当年那种大家庭的快乐?”
重归大家庭?我家三口、弟弟家三口再加上父母,一共八人,且住在不同的区域,就算聚在一起也很难有一个大空间容纳我们。想来想去,我跟弟弟达成了共识,就是“制造”大家庭相聚时间——不管多忙,兄弟两家每年都要在同一时间段休假,带着父母去旅游,享受陪伴父母的日子。
就这样,老少八口自驾游成了我家这些年的传统节目。每年至少两次自驾游,最多的时候八个人齐刷刷,最少时也有四五个人。一般是冬天往南方走,如到海南、西双版纳、厦门过春节;夏天往东北或西部走,如2013年夏天登珠峰。这些年,我们两家带着父母去了两次西藏,两次云南,还有新疆、福建、海南、东北等地,行程近十万公里。
每次出门,我们的原则是老的小的都不能丢下,小侄女刚满两岁就加入了自驾游的队伍。这对我和爱人及我弟弟和弟媳来说是不小的挑战,除了照顾老人和小宝贝,还要顾全一家人的安危冷暖。但是亲情大过天,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们。
每次决定出游后,我都会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,对于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都会做好预案,比如去云南会考虑如果地震怎么办,我把家人分成三组,哪个人带着哪个老人跑都有安排,每组准备一个防震包。所以在我们齐家十几年来的自驾游中,没有出现过大的意外。自驾游让我们重温了大家庭的温暖,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了。
父母找到了存在感
旅途中,我们一大家人明确分工:爸爸负责记账和看管物品;妈妈管吃喝拉撒等生活琐事;我跟弟弟轮流做总指挥,除了开车还要负责全家人路途中的健康;媳妇们则负责财务和照顾老人孩子;我女儿负责看地图指路、哄妹妹玩、组织大家路上玩游戏、找旅馆侃价以及景点的解说。
通过自驾游,父母重新找到了存在感,心情好了,身体也就越来越好。在我爸的小账本上,他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每次自驾游每天的里程、加油费、房费、过路费、餐费、景点门票等各项支出,而我妈的小本子里记录着当地的风俗习惯、宾馆的价位、有什么好吃的、哪些景点值得去等。她说,“在家没事的时候翻翻本子,就好像又出去玩了一趟。”
我妈手术后,走路还是较困难,如果不是自驾游,可能她哪儿也去不了!她总说,通过自驾游,身体状况和心态完全改变了,一路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温暖照顾,觉得老有所依,特别幸福。而我爸说,想不到77岁了,还停不下远游的脚步,发现“我们老年人,原来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事。”
刚开始自驾游时,女儿李子宜还在上小学,现在已经高三了。这些年的出游,让她学会了孝敬照顾爷爷奶奶,爱护小妹妹,她跟小妹妹的感情像同胞姐妹一样深厚,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,小学五年级的她将出游感受写成了14页纸的“天路行”,还获了大奖。
我们一家人用出游凝聚亲情,用车辙丈量世界,开阔了心怀,收获了见识,在路上同风雨共享乐,我们一家人创造的团聚时光,是值得一辈子回味和咀嚼的温暖和幸福。这也是我给这个大家庭的一份爱与责任。
流动的空间容载深厚的亲情
现代居室多适宜三口之家,大家庭团聚面临空间的局促,而且常常是高高兴兴团聚后,父母辛辛苦苦地“清理战场”。那么,一边旅游一边享受大家庭时光,既省却了空间的麻烦,也免去了劳动的代价,在有限的时光里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亲密和亲情。
常回家看看不如住同一社区
文/ 魏珍
我跟哥都在北京工作,老妈想念我们,常在北京和老家间来回穿梭,老爸却不愿离家出远门。终于有一天,妈说跑不动了。说这话的时候,本来并肩跟我同行的她已被我远远甩在了身后,不得不接受妈妈真的老了的事实。那一瞬间,我决定无论如何,不能再让年迈的妈妈当“旅客”。
投其所好,置业尽孝
不让妈妈当“旅客”,只有两个方案,一是我们常回家看看,可我们在外工作,身不由己,经常计划中的回家会因为突然的加班而泡汤。第二个方案是做通爸爸的工作,让他跟妈妈来北京跟我们一起长住。可我跟哥的房子都是蜗居,爸妈长期来居住,空间局促捉襟见肘。
左思右想,我跟哥决定各拿出一半积蓄,给爸妈在北京买套一居室。想法一提,就遭到了老爸坚决反对,他的理由一堆,不喜欢嘈杂的汽车声,这里的人一点不熟……其实我知道,他是不舍得我们花去这不菲的积蓄,这个计划暂且搁浅。直到有天,妈妈生病了,我跟哥都不在身边,七十岁的老爸一人在病房守护,别的病人都有家人问候、送饭,可妈妈的病床前只有同样风烛残年的老伴。当我赶回家,爸妈好像找到了依靠,竟像小孩子那样流下了委屈的眼泪。
于是买房一事又被我提上了议程。这次,我决定投爸爸所好,当了一辈子干部的爸爸内心深处有一个农民梦,我就把选房目光投向了离北京不远的廊坊,一是价钱不贵,二是可以有个小院种点花种点菜。果然,当我把房型图给父母看,讲我们规划的未来:“平时你们在家养花种菜,周末我跟哥带着家人回家吃饭,从北京开车到这里也就四十来分钟。”这时,爸妈终于笑了。
家人在“一碗汤的距离”成为邻居
房子买完后,我逢人就宣传我的田园梦想。屋里养一缸“虎皮鱼”,各色植物在院子里蓬勃生长,周末,我带着孩子一起下地种菜,摘下带有露水的蔬菜洗净,炒出热腾腾的绿色美味,和家人分享。
还想养一窝小鸡,让最爱打电游的孩子们爱上这个“游戏”——去找母鸡下在草地里的鸡蛋,而父母会坐在阳光下的摇椅里,看着孩子们红苹果似的脸蛋在暖阳里放光,从未有过的幸福在洋溢……这样的幸福感已经太久远了,我要帮父母找回这样的快乐。
我这样的文字和梦想记录在微信、博客里,竟打动了好几位亲人和朋友。我堂弟有孩子在北京上学,一直想在北京买房,听我说竟有如此世外桃源,当即也来定下一套,想未来他退了休,能有亲人同住一个小区,不仅精神上有了依赖,生活上也有了依靠。
接连几个亲朋也在同一个小区跟风定房,爸爸一听高兴了,觉得虽然远在异乡,却也可以邻里邻外是亲戚啊。
我和哥还打算,等经济再宽裕一点,在这个小区也各买一套,离父母近点再近点是我们的梦想,哥说,退休了哪也不去,就守着咱爹妈过日子,把这一辈子欠父母的情都补上。
张弛有序的新三代同堂
“常回家看看,不如共住同一社区”,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着手实现大家庭共邻里的梦想。一碗汤的距离,既可以就近陪伴,弥补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寂空虚,也随时方便照料他们,又可保证各自生活的相对独立。
张弛有序的新三代同堂,才是现代人内心真正向往的一种理想的家庭模式。
每年照一张唐装全家福
口述/张丽敏 整理/阿敏
打开我们家的相册,一张张唐装全家福映入眼帘,似乎见证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孝悌和幸福。
尽孝需要“仪式”
老公家子女七个,老公是老四,他和老七把家安在哈尔滨,其他兄弟姐妹在绥棱老家,婆婆去世后,公公跟大哥大嫂过,其他四个姐妹便也在同一个小区买了房,一家人楼上楼下的,老父亲一有事,电话一吆喝,大家齐上阵。
每年春节,七子女都会携家带口一起到大哥大嫂家过年,公公在哪里,哪里就是家。我们一家喜欢传统文化,很讲究孝道。春节最隆重的事就是全家几十口人身着唐装,给老公公行鞠躬礼,而老公公也给小辈们都准备红包,大家“磕”的开心,老人发红包发的开心。然后,大家围着老公公照上一张全家福。
这是我们家神圣的仪式,去年老公公满八十,全家也身着唐装,给他老人家行鞠躬礼,一跪三拜。
也许在别人看来,这是些繁文缛节,但在我们家一直流传。因为,我们觉得生活需要仪式感,亲情也需要礼仪相待,尤其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我们,正是借助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老人家的愧疚及爱戴,这让亲情变得神圣起来,当孩子们长时间在这样的氛围里熏修,不孝都难。
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顺源自点滴生活,我常跟孩子讲,孝是一个家庭的根,不管这个家如何开枝散叶,爷爷始终是中心,根在凝聚力就在。
家风是一个家的“魂”
学国学时,学过这么一个故事,学生问孔子:“老师,您的志向是什么?”孔子回答:“老者安之,少者怀之,朋友信之”。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安身、安心,孩子都愿意投奔老人关怀老人。
老公公喜欢敲大鼓,多年来一直坚持,偶尔还爱扯起嗓子唱上两句,都说父慈子孝,家人大小都爱奔着他来。春节时,公公想着法儿地来点新花招,在儿孙面前小露一手,而儿孙们也毫不示弱,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好戏,欢歌笑语,年味十足,一年年下来,老公公命名“老李家的春节联欢晚会”。
男人是家里的根,女人是家里的魂。有人说,妈妈在,家才在,而我们家婆婆去世后,大嫂张丽华几乎代替了母亲的角色。她把公公接到家里,过年过节她一一电话邀约在外的兄弟姐妹回家过年,还早早备好过年的物资,谁爱吃什么谁不爱吃什么,都记得清清楚楚。我们家没有婆媳矛盾,没有妯娌矛盾,也没有姑嫂矛盾,这是因为大嫂榜样的力量。
我跟老公到北京来上国学课,把81岁的老公公也带来了,同学们不解,我笑着告诉他们,这既尽了孝心又学了知识,还能让大嫂趁机歇歇。老师讲“百善孝为先”时,我们一家便成了老师随手拈来的好素材,老公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,我和老公也无比幸福。
亲情也需要仪式
古人云:“明礼贤德”,很多时候,我们在外面很讲“礼”,可往往对最亲近的人就最“随便”。仪式感让一切变得神圣和隆重,虽然是有一点点刻意,但实际上,久而久之它会内化于心,让家拥有了可以传承的家风。
国际大家庭的甜蜜生活
文/陈小笨
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,从中国小家庭出来的我,居然嫁到了一个瑞士大家庭,而且身处其中居然毫无违和感,总结我一年多的婚后生活,只能用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”来形容了。
“语言混杂”,吵不起架
2011年,一直渴望国际化就业的我经过多年努力,获得了到瑞士工作的机会。
瑞士真的是我的福地,在这里,我认识了爱人Andy,并于2014年和他喜结连理。婚后,我爱上了这个有趣的充满了温暖的大家庭。先说我和老公,相处三年多来,几乎没吵过架,虽然对某些问题有过争论,可从没有因此伤及感情。为此我曾试图总结成功经验,还向老公征求答案,在冥思苦想很久后,他说出一句:咱俩母语不同吵不起来。
其实不仅是我和老公语言不同,严格意义上来说,Andy家人的官方用语也属于两个派别。Andy父母住圣加伦,弟弟和未婚妻住在苏黎世,这四位都是瑞士德语派,Andy的姨妈住洛桑,伯父住在卢加诺,两人同属瑞士法语区。在瑞士,德语、法语和意大利语区因为文化的微妙差异,往往互相之间看不顺眼,因此每年圣诞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,相互吐槽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话题。
可因为语言混杂,当大伙南腔北调表达自己的意见时,往往话题越尖锐就越是难以进行下去,语言的差异反倒产生了奇妙的润滑效果。最后大家只好都回到旅行、美食等容易沟通的话题上。
聚会——大家庭的凝聚力
在瑞士,只要是结了婚,人人都以家庭为重,聚会也是以家庭为单位。我在国内一个标准三口之家长大,对大家庭的生活并无太多经验,当得知Andy家常有大家庭聚会,届时不仅有公婆、小舅子在场,还有叔公、姨婆等家人光临时,实在内心忐忑,他们会不会对我这个中国媳妇品头评足,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呢?很快,我的顾虑就在第一次家庭聚会上烟消云散了。
那是我第一次去婆婆家做客,我预备按照妈妈的嘱咐在那儿多干点活。可婆婆从头到尾把我伺候得像公主一样。不但做了一桌子菜,还和我们聊天喝酒。等到其他成员也都到齐的时候,大家在对我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后,很快就开始分享各自近期的见闻,我可以加入他们的讨论,也可以安静倾听,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做什么。
在我们的婚礼上,两家人终于有了第一次大聚会的机会,刚见面,我公公就送上了热情的欧式见面礼——吻面颊三次。公婆对我们小两口的体谅和尊重是最让我爸妈开心的事情。
在中国,我这个年纪绝对是晚婚,一般公婆很快会流露出想要尽快抱孙子的愿望。但在这边从来也没有人向我们打听何时要孩子。他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,不会加以干涉。但是如果我们有计划要小孩,他们也会非常开心。多子多孙多热闹,想必这一点中外差异并不太大。我也希望在适当的时候为大家庭增口添丁,让家庭聚会更加热闹,有更多话题。
国际婚姻需要“入乡随俗”
国内婚姻还有地域差异,何况找一个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外国人。所以,不要幻想去改造对方,而是要“入乡随俗”。外国人尊重各自的隐私,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传统大家庭的“密不可分”放之四海而皆准。
“大家庭”意识的回归和创新
微时代大家庭意识的回归和家庭联结方式的创新,算得上当代中国人为自己及后代们所做的最美好的事。
近些年以来,如果你静心聆听,会听见周遭都在合唱着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”、合踏着纷乱而匆忙的步子、合演着中国式离别、合谋着一出又一出感情与心灵的危机。家在哪里?不确定。
高发的心理疾病,与家的不确定有很大的关系。一位来访者曾深陷在我面前的大沙发里,紧紧抱着靠枕,目光空洞地说:“我走到哪里都找不到根。我在A市出生、B市长大、C市读书、D市工作,我父母退休回到了E市,可那里没有关于我的一点印记。一路向前,是因为我不知道我可以‘回’哪里,所以,这颗心特别累。”
“可以回”,意味着无条件的安全和接纳,意味着无可替代的默契和亲密,也意味着亘古绵长的联结与归属——这世上有一个地方,如同心灵硬盘般,存着我以及与我有关之人的点点滴滴、喜怒哀惧,存着彼此共享的成长记忆、有关我的故事连贯而非断章取义……这样的感觉,令人安定,令人且行且清晰——我是谁?从哪里来?到哪里去?
“大家庭”模式,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从现实层面回答这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。虽然看起来肤浅,却能让人活得“接地气”。生命的来龙去脉、心灵的律动轨迹、关系的交错牵扯、选择的冲突回应……存在感确凿无疑。而存在感,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弹性,缓解由于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时代性恐慌与焦虑。
新时代的“大家庭”相处模式,亲密而有间,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。无论是共处一个社区、还是定期团聚,大家庭的共有人格和家庭成员的独立人格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滋养,当然,前提和心理咨询一样,需要彼此“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”,以及相对的“价值观中立”——尤其对于大家庭中的长辈来说,要记着纪伯伦《论孩子》中所说:“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,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。”
“大家庭”的美好,在于彼此的分享和支持,在于保持良好自我界限的同时成为“我们”。“我们”之间,慢慢学会“不含诱惑的温柔和没有敌意的坚决”,大家庭便渐渐有了健康存续的心灵王道。
人人自得其乐,又相互陪伴,同时还睁着彼此欣赏的慧眼。欣赏而不干涉打扰,大家庭的心理秩序便能井然不乱。
井然不乱的大家庭,就像如来佛的手掌心——无意掌控,却给到每个成员足够的安全感,让一辈又一辈的“悟空”们可以自由探索、上天入地、享受做最好的自己的“任性”。
建设理想大家庭5个关键词
1.敬老爱幼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总监李维榕博士,在她的治疗和教学中强调:家庭的结构就是在一个家里人人各居其位,才是正常健康的。如果家庭成员的位置颠三倒四:孩子变成了家里最大的,爸爸的地位连宠物狗都不如,老人委曲求全……那么一定无法美满。对大多数家庭来说,“爱幼”已经蔚然成风,所以,敬老尤为重要。
2.仪式 家庭需要一些仪式。中秋糍粑端午粽,冬至饺子年夜饭……尽量按照传统去过节,一家人在一起做的事,会成为联结关系和感情的红线线。省了这些“麻烦事”,就少了把家人串在一起的线索和依据。节庆仪式看似表面形式,却是盛放亲情内容不可或缺的筐。
3.界限 出问题的家庭,常常是纠缠不清的——父母去操心干涉孩子的事,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和满足寄托在孩子身上,要孩子为自己的心情和面子负责;而孩子依赖父母,无法独立处理自己的人生,离不开父母又抱怨父母……搅成一团的关系,只会制造麻烦痛苦。一个大家庭要和美,要给每个人独立的空间。
4.真实 试试在脸上24小时一直都挂着笑,你的脸肯定会抽筋的。油盐酱醋、喜怒哀乐……才是真实完满的。一个功能良好的大家庭,跟一个功能良好的个人一样,是需要真实面对困难和成长的。你无法在内心困扰混乱时假装还好。一个好的家庭,必须学会处理家庭成员背负的沉重能量;处理家庭的秘密;处理痛苦、丧失、灾难……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lev.cn/quote/8101.html 歌乐夫 http://www.glev.cn/ ,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