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    参数  行业  教师  机械  设备  系统  企业  公司 

互联网含人量创新低:你的聊友或许连抠脚大汉都不是

   日期:2023-07-18     浏览:327    移动:http://wlb.glev.cn/quote/2884.html

奇异新概念“互联网含人量”,足够引起大家的惊诧:你日常面对的网络社交对象、聊友、饭圈、粉团、客服,甚至争吵对象,有近半概率不是真人,而是人工智能程序,它们被称为“机器人账号”,在IT界又被俗称为“Bad Bot”(“坏机器人”,即恶意机器人程序)。

网络安全公司Imperva最新数据显示:2022年,自动程序和恶意网络活动显著增加,达到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,而互联网的“含人量”降至8年以来最低水平。高达47.4%的互联网流量都来自机器人账号,真正由真人创造的流量仅为52.6%。

其中,“恶意机器人”流量增长了2.5%,占所有流量的30.2%,连续第4年保持持续增长。最可怕的是: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,2022年被归类为“高级”的不良机器人占所有不良机器人流量的51.2%。相比之下,2021年不良机器人的复杂程度为25.9%,仅一年时间,AI的“高级且恶意”就翻了近一番。

英国《独立报》报道:根据最新研究,去年近一半的全球互联网流量都来自机器人程序,比前年增长了5.1%,一些机器人甚至还会模仿人类,逃避安全软件的检测。其中,恶意机器人程序的网络流量已占据整个互联网流量的三成,成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。

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,如今的网络平台,充斥着水军、各族群对立、分阵营互骂……仇恨与对立之声不绝于耳、此起彼伏。这片市场太大、有利可图,便有居心叵测者操纵AI混迹其中,翻江倒海、推波助澜、唯恐天下不乱。

研究人员称:由于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Bard等“生成式人工智能”出现,今年的机器人网络活动预计将进一步增加。Imperva高级副总裁Karl Triebes说:“自2013年以来,机器人发展迅速,但随着生成式AI的出现,该技术将在未来10年以更快、更令人担忧的速度发展……网络犯罪分子或许会进一步利用这一技术,因此相关的威胁将会变得更严峻。”

2022年,Elon Musk收购Twitter时,就要求其公布机器人账户的数量和信息,并发誓要去除其中“Spam bots(垃圾讯息机器人)”,遭原董事会拒绝而引发风波。现在看来, 社媒“用户”中的机器人账户占比可能非常高,而“含人量”比想象中低得多。所以,有投资界人士评论:收购价格偏高、Twitter真不值那么多钱,如果其“用户”三到四成是机器人账户的话,那么Musk真是吃了闷亏。

Musk财大气粗,就算亏100亿也不过是九牛一毛。但是,我们这些工薪群体、升斗小民,很多人只有月薪几千。不少人花钱打赏主播,更多人消耗了无数时间去追星、捧角儿、刷短视频,有人头暴青筋与网络对手争吵、叫骂、燃烧感情……结果,其中近半数是在对着虚拟程序发泄,这是否有种被人愚弄的感觉?似乎连对牛弹琴都不如,面对实体的牛,还能联想到牛排、牛奶、牛皮鞋,心里多少还有点充实。

网络平台这样搞数据灌水、假冒“互联网含人量”,对众多广告投放企业而言,则有商业欺诈之嫌。企业投放广告,目的是提升品牌、促进销售,追求明确的目标客户和潜在消费者。网络平台必须提供真实流量数据,以证明自己渠道的目标受众之方向性、准确性、高效性。如果这些流量数据里高达三到四成是机器人账号刷出来的,其实质就相当于数据造假、欺骗客户。

同理反推:如果实体产品公司也这样做人、做事、做产品,卖给网络平台的汽车,在说明书上的数据承诺时速150、续航里程300,而实际性能打七折甚至六折……网络公司该怎么想呢?

一件实体产品的实际性能打七折甚至六折,非常明显、很好查证,有实体市场的质保体系、监督体制,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。而网络平台则利用科技的单向特性,形成不对称优势:实体产品公司和无数个体消费者,由于对互联网科技不够专业,对其提供的数据难以验证、无法取证,AI操纵者得以浑水摸鱼而大赚特赚,甚至在“含人量”方面注水率近五成,这实在太过分了。难怪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那么快,其基于数据造假的超额暴利实在太高了!

据统计据:游戏(58.7%)、电信(47.7%)、旅游业(24.7%)、零售业(21%)、金融服务业(12.7%)是遭遇“Bad Bot”攻击最严重的产业区块。大多数国家/地区都存在严重的“Bad Bot”问题。在报告分析的13个西方国家中,超过半数的“Bad Bot”程序流量水平超过全球30.2%的平均水平。其中德国、爱尔兰、新加坡位列前三,美国也以32.1%超过全球平均值。

数以百万计的广告投放企业、数以亿计的消费个体,以网络平台提供的虚假、注水、“含人量”严重浮夸的数据为基础,每年投资与耗费估计达数千亿美元。这如果是在实体经济与传统司法领域,每年都足够数百名企业老板和高管被判处终身监禁了,就像那个华尔街巨骗麦道夫。

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网络公司和AI“机器人账号”亦不能永远横行无阻、恣意妄为。这类产品与服务应该具有明确标识,让使用者确实知晓自己面对的是真人还是“Bad Bot”,这是投资者和消费者最起码的知情权。譬如“转基因产品”与“非转基因产品”要明确标识区分,自动售货机与侍应生服务之间的差别亦是一目了然,这是最基础的法律底线。互联网岂可例外?互联网“含人量”岂能肆无忌惮地长久持续造假?

?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美逸君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lev.cn/quote/2884.html    歌乐夫 http://www.glev.cn/ , 查看更多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相关行业动态
推荐行业动态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3001713号